以下是关于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综合介绍,结合办学层次、排名、专业优势等核心维度,并附表格整理关键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25年概况
院校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成立于1956年,被誉为“新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是国内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哲学院系之一,拥有10个二级学科,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方向。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2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和“拔尖2.0基地”。
核心数据一览表
指标 | 详情 |
---|---|
办学层次 | 国家“双一流”学科、985/211重点高校、教育部强基计划/拔尖2.0基地 |
全国排名 | QS全球哲学第32名(大陆第1)、国内第3-5名(与北大、复旦并列) |
优势专业 | 哲学(国家一流本科)、伦理学(教育部重点基地)、宗教学(北京市一流) |
录取分数线 | 硕士复试线345分(应用伦理)、学术硕士380分+(2024年数据) |
国际交流 | 与牛津、洪堡大学等合作,30%师资为海归,设PPE(政经哲)跨学科项目 |
学生规模 | 本科生约50人/届,师生比1:4,80%毕业生选择深造 |
详细分析
办学层次与学科实力
历史地位:创建新中国首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首批博士点。
科研平台: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宗教学)和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
全国排名与认可度
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第32名,大陆第1。
国内学科评估稳居A类,与北大、复旦并列第一梯队。
优势专业与培养特色
强基计划: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本硕博衔接培养。
PPE专业:与牛津合作,跨学科培养政经哲复合人才。
录取难度
考研竞争激烈:学术硕士需380分+,应用伦理专业硕士345分。
本科招生:通过高考统招和强基计划(分数需达人大Top 10%水平)。
学生口碑
优点:师资雄厚(教授占比50%)、国际资源丰富、学术自由度高。
就业:约30%进入体制内,其余多深造或从事教育、文化行业。
总结
人大哲学院以顶尖的学科实力、国际化资源和红色基因著称,适合有志于学术研究或跨学科发展的学生。其强基计划和PPE项目是近年报考热点,但竞争激烈,建议提前规划。
如需更具体的数据(如本科分数线或专业课程详情),可进一步补充提问。
本文转载网络分享,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是来自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不准确地方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glmpjh@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