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综合评测
1. 院校介绍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高校中首个以“大数据”命名的学院,依托复旦百年学科底蕴,以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计算数学为三大支柱学科,与经济学、医学、工学等深度交叉。2025年正值建院十周年,学院在师资、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 办学层次与全国排名
学科实力: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入选)。
统计学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首次获评A类一级学科(2022年)。
全国排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全国排名第1位(2025年新高考网榜单)。
大数据相关硕士项目位列全国前五(鲁芽网2025年排名)。
3. 优势专业
专业名称 | 特色方向 | 学科交叉领域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国家级一流专业,聚焦大数据分析、统计建模、高性能计算 | 计算机+统计学+经济学+医学 |
人工智能 | 类脑计算、医学影像分析,与类脑智能研究院联合培养 | 生命科学+工学+社会学 |
应用统计(专硕) | 分大数据统计(21.8万/2年)和人工智能方向(25万/3年),就业率97% | 金融科技+产业应用 |
4. 录取分数线
本科:
上海工科试验班(新工科大数据班)2024年录取线580分(满分660)。
全国统招分数线通常需达到各省前0.5%(如江苏、浙江等)。
研究生:
应用统计专硕复试线345分(2025年),数学三均分131.6分,竞争激烈。
5. 学生口碑与就业
培养特色:
“2+X”培养体系:通识教育+专业交叉,提供普林斯顿、伯克利等国际交流机会。
实践平台:与建行、交行等共建6大联合实验室,学生可参与真实产业项目。
就业去向:
本科:50%国内顶尖高校深造(清北复交),30%海外留学,20%进入互联网/金融名企。
硕士:2024年就业率97%,专硕毕业生平均起薪25万+/年(金融科技、AI领域)。
6. 师资与科研
师资力量:全职海归教师29人,含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次。
科研经费:纵向项目经费超4500万,横向项目合同金额1.7亿(2023年数据)。
7. 2025年亮点
十周年院庆:举办数智AI节、校友论坛等活动,展示十年创新成果。
AI赋能教学:推进“AI大课2.0”计划,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
总结: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以交叉学科、顶尖师资和产业资源为核心优势,2025年稳居国内大数据教育第一梯队,适合追求学术深度与就业竞争力的学生。
本文转载网络分享,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是来自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不准确地方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glmpjh@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