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面解析:办学特色、优势专业与报考指南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在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以下从多个维度为您全面分析这所特色鲜明的院校。
办学层次与院校概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是一所中央部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学校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延安工人学校,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2021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校区分布:北京海淀校区(主校区)和河北涿州校区,总占地面积630亩
学生规模:全日制在校生约6281人,其中本科生5435人,研究生339人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383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112人,博士占比57.96%
全国排名及认可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不同排行榜中的表现:
排名机构 | 2025年排名 | 政法类排名 | 北京市排名 | 参考来源 |
---|---|---|---|---|
校友会 | 363名 | 第9名 | 第55名 | |
软科 | 412名 | – | – | |
武书连 | 628名 | – | – |
学校被校友会评为\”中国三星级大学\”(3★),跻身\”中国知名、区域一流大学\”行列。作为全国工会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在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具有较高行业认可度。
优势专业与学科建设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劳动关系相关领域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
国家级一流/特色专业
专业名称 | 专业评级 | 全国排名 | 特色说明 |
---|---|---|---|
劳动关系 | 5★(中国一流) | 第1名 | 国内首创,教育部特色专业 |
法学 | 4★(中国高水平) | 第50名 | 劳动法方向突出 |
人力资源管理 | 4★(中国高水平) | 第16名 | 劳动关系视角特色 |
安全工程 | 4★(中国高水平) | 第31名 | 职业安全卫生方向 |
社会工作 | 4★(中国高水平) | 第42名 | 劳模班特色培养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4★(中国高水平) | 第16名 | 劳动经济学发源地 |
其他优势专业
新闻学(4★):传媒与劳动领域结合
酒店管理(3★):实践教学特色鲜明
戏剧影视文学(3★):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学校拥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录取分数线参考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各省录取分数线差异较大,2024年数据供参考:
部分省份2024年录取分数线
省份 | 批次 | 文科/历史类 | 理科/物理类 |
---|---|---|---|
北京 | 本科批 | 505分 | – |
河北 | 本科批 | 551分 | 498分 |
河南 | 一本批 | 555分 | 558分 |
辽宁 | 本科批 | 534分 | 514分 |
广东 | 本科批 | 522分 | 526分 |
广西 | 本科批 | – | 481分 |
更详细数据可参考学校官网或
报考提示:学校在不同省份招生批次可能不同(一本/二本),建议考生结合本省排名情况评估录取概率。
学生口碑与校园生活
学生评价亮点
\”师资比肩普通211,60%教授为985博士毕业\”()
\”劳动关系专业全国领先,劳模班特色鲜明\”()
\”北京校区地理位置优越(西三环),涿州校区环境安静适合学习\”()
\”图书馆资源丰富,两个校区都是自习考研圣地\”()
生活条件
住宿:涿州校区条件较好,有空调、二人间/三人间;北京校区位于市中心但面积较小
食堂:涿州校区\”食堂大,饭好吃\”;北京校区\”种类丰富\”()
特殊政策:每月40元饭卡补助()
院校特色与就业前景
三大办学特色
工会背景:全国总工会直属,工会干部培训最高学府
劳模教育:全国唯一坚持举办劳模本科教育的高校,累计培养1000余名劳模学生
学科特色:劳动关系领域学科体系最完整的高校之一
就业方向
政府/事业单位: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系统、公共服务机构
企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劳动关系协调岗位
法律服务:劳动仲裁、企业法务
继续深造:考取国内外高校研究生,部分专业保研机会
根据校友反馈,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安全工程等专业就业率较高。
总结评价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政法类高校,在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虽然综合排名不在前列,但其王牌专业(如劳动关系)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且师资力量雄厚,部分专业就业前景良好。适合对劳动关系、法律、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感兴趣,且分数处于一本线附近的考生报考。
报考建议:
分数优势不明显但想在北京求学的考生
对劳动关系、工会工作感兴趣的未来规划者
注重专业特色而非综合排名的务实型学生
更多招生信息可访问或关注招生办微信公众号(culrzhaosheng)。
本文转载网络分享,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是来自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不准确地方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glmpjh@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