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杜郎口正红火时,去过那里,参观学习十多天,参加了杜郎口中学的培训班,全程观看了那里的教学模式,买了很多书,绝非走马观花,真真正正的深入课堂,甚至一天不落的参加了学校的晚自习。和学生,教师私下里交谈过。怎么说呢,作为我个人来说,全部接受杜郎口教学模式,还是有心理障碍的。整个杜郎口的教学模式,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很多的。但是,我极其固执的认为,如果一个优秀的教师,不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来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教育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宰课堂,什么自学互学,那还用老师做什么?大家都读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吧?如果没有藤野先生抑扬顿措的声音,又怎么会有鲁迅先生深刻的记忆呢?我固执的认为,老师,就要做老师该做的,认真教书,学生,就要做学生该做的,好好学习。对不起,崔校长,您的洗脑,在我这里,没起作用!可能我就是一块榆木吧!
英澳新国际高中
杜郎口没落了,也许曾经的辉煌也只是海市蜃楼而已,我只上那里学习了两天,应该说我没得到杜郎口精髓,凭感觉没有内涵,更没奇效,我们坐大客车去的杜郎口,路非常差,我很纳闷,这么著名的学校县里的领导怎么不把路修好?到了学校,我听了三节课一节数学一节历史一节美术,实际上说听课不准确,应该是看了一些学生的表演,特别是数学课,既象表演,又象超市,很假很松散,专家可以使劲夸,我这个20几年教龄的教师看不懂,我对美术学科感兴趣,观看美术课后很失望,没有惊艳,甚至市县优质课的成熟都没有。我想到杜郎口美术教师办公室交流一下,那里的美术老师说学校规定不让学习者进办公室,只能到指定地点学习参观,不知道美术办公室有何机密?一个好学校应该学生爆满,我去参观时杜郎口大约一千左右学生,是没有生源,还是没有教室场地?如果杜郎口素质教育那么好,肯定会培养很多好学生,对本县的高考影响大吗?教育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按教育规律循序渐进,把老师当导演,把教室当超市,可能一时繁华,久了都看透了,自然就凋谢了。
孔裔国际学校
很多人都在问:曾经风靡一时的杜郎口中学现在怎么样了?
目前,关于杜朗口中学的公开消息还真不多。
目前杜郎口中学的现状
1.喧嚣之后回归平静,回归到一个学校平常的样子,和其他普通学校一样安安静静办学。
2.自2015年起,就几乎不向外发布任何公开消息,也是按照学区划分招生,只招收学区范围内的学生。目前,学生人数没有以前多,但比周边同类学校的学生数还是多得多。
3.目前,杜郎口中学已经取消了导学案,领导和教师也很少对外做教学方面的交流。
4.崔其升校长,仍然还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只是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媒体的报道的比较少。
5.全国学习课改名校的热潮已经退去,教育又一次回归常态和理性。目前,很少有人去探访参观杜郎口中学。
杜朗口中学的起落,正好印证了教育规律不可违背这句真理。
遵循教育常识,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这是对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不反对改革创新,但也不支持浮夸之风。改革创新的前提,必须是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创新,一定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继承,完善和再生创造的过程,任何一种迅速膨胀和一夜成名的东西都是泡沫。
客观公正的评价杜朗口中学,他们在探索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有许许多多值得肯定和可圈可点的地方。杜郎口中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并不在于他们的教学模式和导学案,而在于一些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迄今为止,没有人反对杜郎口中学提出的,以学生为本,让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解放学生,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发展学生等等理念。
其实,不应该把某一个人的倒台和杜郎口中学绑在一起。应该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的去评价它的客观存在,既不夸大,也不贬低,更不抹黑。更多的应该听一听,茌平县杜郎口当地老百姓和学生对这所学校的评价。
杜郎口的回归对于教育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对茌平县杜郎口镇的老百姓和孩子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朴朴实实做教育,踏踏实实做教育,安安静静做教育,有什么不好的呢?
较便宜的国际高中
杜朗口,一所吹起来的学校!我两次公费一次自费探其究竟,后来写了《十问杜朗口》。1,佩服崔其升灵活的商业头脑,硬是通过砖家媒体站台把学校办成了泡沫式景点挣钱,同时自己到处讲座捞金。2,杜朗口的教学效果源自于师生加班加点(11节/天,28天/月)而非什么新的教学模式。3,所有参观学习者看到的都是表演,常规教学楼禁入(本人假冒家长进入,常规教学不比我们强)。4,杜朗口事件,正切合了当时教学改革的呼声高而又苦无榜样可学,现在看来,其实是件彻头彻尾的诈骗事件,可无人去担责。5,杜郎口事件,打脸了许多专家和大媒体。
广雅中学国际部收费
前几年,我们学校校长参观“杜郎口”后,买回来了一推介绍该校教学经验的书。我浏览到一个课例《天净沙.秋思》。它是个课堂实录。课例中学生的回答:言简意赅,用词精准,堪称精辟。外行人一看就会觉得“杜郎口”的学生实在太了不起。我们都是读过大学的人,我也在80年代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毕业的。惭愧的是我不能回答出如此标准的问题。退一步说,该校初一的学生就能准确无误的用语精整。那还要在初三、高中再学语文吗?。于是,我当着同事面说“杜郎口”是个高明伟大的骗局。之后,我就把介绍“杜郎口”的“经典著作”抛到垃圾堆里。
旧梦
谢谢邀请!我不清楚“杜郎口模式”现在如何,但我知道一开始便是笑话!
出于礼貌,或者说出于对领导对权威的敬畏,我们不少老师赞美过那件既看不见“美丽花纹”,又见不到“漂亮式样”的新装!
我不知道杜郎口中学的领导中了哪门子邪,更不敢相信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有那番勇气,硬是把好端端的课堂整得今人瞠目结舌!
无须回放他们的颠覆性课堂表演,也无须介绍曾经令人津津乐道的课堂模式,单就“模式”二字便令人生疑。课堂是流动的艺术,是师生思维的碰撞,它当然需要预先的设计,但更多的精力是用来激发和解决不可预料的生成问题,而模式只能禁固思想、阻断思维!更何况把课堂卡为几块,每块居然精确到分秒!请问:学生是可控的机器么?人脑可以随意编程么?还有更猛的“亮点”,知识居然可以“堂堂清”、“日日清”!似乎知识就是散落在沙滩上,互不联系的贝壳!凭心而论,这种违背起码常识的伪课堂、伪教育一开始便遭人窃笑,可惜,“皇帝什么也没有穿”的那个小男孩没有在现场!
的确,教育需要改革,课堂需要改进,但决不能改成可以靠行政命令推广的任何“模式”!
再见了,昔日的“杜郎口”!
金华国际高中
曾经风靡一时的杜郎口中学和山东昌乐二中课堂教学模式,当时号称“271”课堂教学模式,活生生把课堂教学整成一场课堂模式的改革运动,风光无限,全国各地学校无不趋之若鹜,尤其是生源比较差的学校仿佛找到一条光明之路。我们学校也派出三批教师远赴山东取经。喧嚣过后一切归于现实,现在很多学校发现效果不好,还是回归现实。教学没有捷径,唯有踏踏实实,才能有丰硕的成果。学生成功路有千万条,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业上都很成功。
耀华嘉诚国际中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风靡一时的教改先进校,他们虽然创设新的教学模式,但升学率并不突出,比如杜郎口中学、杨思中学;而升学率突出的学校,却并没有什么创新教学模式,比如衡水中学、天一中学、毛坦厂中学。这是为什么呢?
而杜郎口这类学校,却被推向神坛,极力宣传推广,尤其是搞教育理论的专家们,各地都组织考察团去学习交流。但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每年到高考季都会被拉出来质疑、批判一番。
杜郎口们早已走下神坛,招生也开始萎缩,专家们也闭口不提了;可衡水中学等学校们,家长趋之若鹜,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进去。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师的心里也是透明的。专家们,你们什么时候能发声认个错?
真正的教育改革是不能违反教育规律的,教育眼下不需要创新,而是需要给老师减负,让老师回归课堂,不要搞这创那的名头,只要踏踏实实上好课,就是中国教育之大幸!
情渣
所谓明星学校,可能确实有过人之处,但如果缺乏生源和财政的支持,肯定会走向衰落。教无定法,学无成法,一个学校的模式放到其他学校不一定合适。杜郎口和昌乐模式其实就抓住了当时新课改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点大作文章。课堂主要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探究。
这种模式对学生要求极高,第一,学生必须懂得如何自主学习,包括如何查询资料,自主分析问题,准备回答问题的资料,做好回答的准备等。第二,学生必须懂得分配时间,各科都布置课后探究查询资料的任务,学生要懂得在有限的课后时间里分配时间,高效利用时间。第三,学生之间必须懂得合作,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合作无间。所以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具备这样的条件。比如课后查资料,很多学校是寄宿制学校,根本没法用上互联网,哪怕像现在移动互联网,手机这么普及。学生手里有手机,多数是拿来上网玩游戏的,有几个能用来查资料???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最终考试是要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平时热热闹闹和别人合作惯了,有些问题并不是自己真正思考分析出来的,那到了考试怎么办呢?
我们这里有一所学校也是这样,套用这种模式,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没有弄懂就匆忙让学生进行探究。课堂看起来是热热闹闹,高一高二时学生的成绩还不错,但到了高三就不行了,,为什么呢?高三高考的题目不像高一高二那么简单了,具有很强的思维性,平时七嘴八舌解决的问题其实很多并没有经过自己真正的独立思考,一旦遇到难题就习惯性寻求别人的帮助,独立思考的精神荡然无存,高考成绩自然不会好。
血·祭
实际上教学这东西正应了那句话:有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的特长,因而在教学中方法是不尽相同的,有时候甚至是风格迥异,有人善讲,有人善唱,有人善练,有人善写,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完全没有必要一哄而上,搞什么教学模式,结果千篇一律,缺少个性。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水过地皮湿,坑了学生,苦了老师!君不见当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均是昙花一现,早已风光不再。仔细想来,只有适合自己,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才会永葆教学艺术之春!究其原因是中国的教育专家大多出自校园,来自于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好多人恐怕没教过几天学,闭门造车,鼓捣出个什么模式,就要搞什么实验,继而进行推广,实际上均是空中楼阁,用不了几天就轰然倒下了。真正的教育专家来自于最基层的学校,是几十年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如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的人!更可怕的是不懂教育管教育,不懂教育管教学才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1 2 下一页 »
本文转载网络分享,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网址:http://wenda.jfweb.cn/903.html
免责声明:本文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glmpjh@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